日前,北京技工院校首届“燕京八绝”作品展亮相北京隆安寺。这次以“培养青年技能人才 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作品展,吸引了多方媒体争相报道。
“燕京八绝”传承模式有创新
2015年09月16日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余荣华)近日,出自北京各技工院校学生之手的519件“燕京八绝”作品,与46件工艺美术大师的佳作一起在隆安寺公开展览,部分学生作品还将进行拍卖。“燕京八绝”传承模式的新探索初见成效。
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等“燕京八绝”,以皇家工艺为代表,具有浓厚的北京文化特色。但多数工艺大师目前已步入古稀之年,青年继承人严重匮乏,面临手艺失传的困境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从2012年开始,在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北京轻工技师学院、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相继开办并恢复了景泰蓝、花丝镶嵌、玉雕、雕漆、京绣等5个传统专业,探索建立了“工学一体,校企合作”的新型培养模式。据悉,目前学习这些技艺的学生已达646名。
“燕京八绝”精品集体亮相
2015年09月14日 京华时报
京华时报讯(记者赵鹏)市人社局13日透露,为培养青年技能人才,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北京技工院校首届“燕京八绝”作品展系列活动在隆安寺正式启动,系列活动将持续至10月25日。
“燕京八绝”即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八大工艺门类,是最具北京文化特色的艺术瑰宝。
本次展出的作品中,国家级大师孟庆东、郭培、钟连盛、李志刚、苏然等大师作品46件,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北京轻工技师学院、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的学生也选优519件作品参展,涵盖了“燕京八绝”的全部工艺门类。
“燕京八绝”在历史的传承过程中,多数工艺大师目前已步入古稀之年,青年继承人严重匮乏。为抢救历史文化遗产,市人社局从2012年开始,相继开办并恢复了景泰蓝等五个传统专业,设立了大师工作室。
下一步,市人社局将在北京技工院校现有五个专业的基础上,计划在三年内陆续恢复宫毯、金漆镶嵌等传统工艺。
“燕京八绝”专业三年内将在北京技工院校恢复
2015年09月14日 来源:北京青年报
本报讯(记者 解丽)既有大师力作、又有学生学徒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昨日,首届“燕京八绝”作品展在隆安寺正式开幕,展览将持续至10月16日。市人力社保局表示,本市几年前开始恢复“燕京八绝”的传承,目前已在技工院校设置了其中的“五绝”专业,而在三年内,宫毯、金漆镶嵌、牙雕等三绝也将陆续恢复。
隆安寺,位于广渠门附近的一处安静所在。昨日,500余件、涵盖“燕京八绝”全部工艺门类的代表作让隆安寺更加韵味十足。鲜红欲滴的雕漆、五彩的景泰蓝、堂皇的花丝镶嵌、精美的京绣……参观者不时有惊讶之音发出。市人力社保局表示,展出的作品中,包括郭培、钟连盛、李志刚、苏然、孟庆东等大师作品46件,以及技校学生的优秀作品519件,涵盖了“燕京八绝”的全部工艺门类。
据了解,“燕京八绝”指的是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八大工艺门类,集各地民间工艺大成,是最具老北京文化特色的艺术瑰宝。但在历史传承中,多数工艺大师目前已步入古稀之年,青年继承人严重匮乏,以“皇家工艺”为代表的“燕京八绝”面临手艺失传的危险境地。
而为了让文化遗产能够传承,市人力社保局从2012年开始,在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北京轻工技师学院、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相继开办并恢复了景泰蓝、花丝镶嵌、玉雕、雕漆、京绣等五个传统专业,创新了教育模式,包括设立大师工作室、采取校企联合办学等形式,目前使得上述五绝专业在校生已达646名。“这些专业的学生培养起来很不容易,光学工艺还不行,要先培养琴棋书画,加厚文化底蕴。像雕漆专业只有7个人,被我们称为‘熊猫班’。一道工序要刷几十遍漆,可能才会出一毫米的漆层。需要年轻人能沉住气、静下心啊!”相关负责人表示。而对于这些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该负责人表示很抢手、毕业前就会被预定、收入十分可观。
下一步,市人力社保局还将在北京技工院校现有五个专业的基础上,计划在三年内陆续恢复宫毯、金漆镶嵌、牙雕等传统工艺,使“燕京八绝”工艺得到全面提升和发展。“目前宫毯、金漆镶嵌已经与两家生产厂家达成初步意向,进入开发完整的教学体系阶段。”相关负责人说。
“燕京八绝”精品首次集中亮相
2015-09-14? 来源::北京晨报
昨天,北京技工院校首届“燕京八绝”作品展系列活动在隆安寺正式启动,500余件“燕京八绝”精品首次集中亮相。北京晨报记者从市人力社保局获悉,目前已达成初步意向,将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恢复金漆镶嵌和宫毯两项工艺的专业人才培养,至此老北京的“燕京八绝”将恢复“七绝”。
“燕京八绝”作品展系列活动分五个板块:565件师生优秀作品展览;唐克美等专家和大师解读的12场系列讲座;阎崇年等专家和大师参与的两场专家论坛;“燕京八绝红星杯”学生作品评比及1场“燕京八绝”作品拍卖会。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技工院校首届“燕京八绝”作品展历经半年多的筹备,展出为期1个月。参展作品包含郭培、钟连盛、李志刚、苏然、孟庆东等大师作品46件,以及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北京轻工技师学院、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的学生共519件作品,涵盖“燕京八绝”的全部工艺门类。
据了解,主办方邀请权威专家对739件“燕京八绝”作品进行了评比,其中,评选出金奖9个,并颁发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授予“北京市技术能手”称号。
燕京八绝”几近失传 北京推动青年人接棒老手艺
2015年09月13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9月13日电 (记者 杜燕)“京作”特色的宫廷艺术——“燕京八绝”手艺几近失传。为了培养青年继承人,北京自2012年起陆续恢复“燕京八绝”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在三年内使“燕京八绝”工艺得到全面提升和发展。即日起至10月16日,500余件涵盖了“燕京八绝”全部工艺门类的精品首次在北京集体亮相,这其中包含46件大师作品,还有519件青年人的作品。“燕京八绝”,包括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八大工艺门类,集各地民间工艺大成,是最具老北京文化特色的艺术瑰宝。明代时初现规模,至清代盛极一时,开创了中华传统工艺的新高峰。
展览现场,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李淑萍表示,进入新世纪,在历史的传承过程中,多数工艺大师目前已步入古稀之年,青年继承人严重匮乏,以“皇家工艺”为代表的“燕京八绝”面临手艺失传的危险境地。她介绍,为抢救历史文化遗产,该局从2012年开始,在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北京轻工技师学院、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相继开办并恢复了景泰蓝、花丝镶嵌、玉雕、雕漆、京绣等五个传统专业,设立了大师工作室,采取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形式,探索建立了“工学一体,校企合作”的新型培养模式,目前在校生已达646名。
据介绍,北京轻工技师学院于2012年创办了全新的玉石雕刻与设计专业,以国家级玉雕大师孟庆东为带头人,聘请了中国玉雕大师苏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铁成、崔奇铭作为学院客座教授,建立了孟庆东、苏然两位玉雕大师工作室。教学中,采取校企深度合作,企业全程参与玉雕人才培养的模式,共同建立玉雕专业加工实训室、玉雕作品展示室、一体化教室。实训教学由合作企业的大师和名师担任,实训教师由合作企业负责培训,与大师名师共同承担实训任务,为玉雕教育教学探索出一条全新的一体化人才培养之路。为恢复和发展京绣专业,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将“燕京八绝”传统技艺与学院优势专业相结合,开设了服装设计与制作京绣专门化方向学制班,是全国唯一开设此专业的院校。此外,北京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结合自身条件,紧贴市场需求,恢复了玉雕、景泰蓝、雕漆、花丝镶嵌四个传统工艺美术专业。目前已吸引了行业内多位工艺美术大师参与到教学带徒工作中,建立了王希伟、袁长君、李志刚等8个大师工作室,以大师作为学科带头人,通过理论加实操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学习和掌握技艺的效率和效果。
李淑萍表示,此次展览的作品是北京技工院校首届“燕京八绝红星杯”评选活动中的胜出作品。邀请权威专家对739件“燕京八绝”作品进行了评比,评出9个“燕京八绝”金奖作品,作者将颁发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并授予“北京市技术能手”称号;银奖20个,颁发技师职业资格证书;铜奖30个,颁发预备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优秀作品奖50个,颁发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她表示,希望通过大赛选拔优秀技能人才,鼓励青年人传承中华传统工艺。她还介绍,近两年,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很吃香,一毕业即被“一抢而空”,收入也十分可观。李淑萍表示,今后每两年将举办一届比赛。此外,该局将在北京技工院校现有五个专业的基础上,计划在三年内陆续恢复宫毯、金漆镶嵌等传统工艺,使“燕京八绝”工艺得到全面提升和发展。据悉,展示活动结束后,北京还将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对部分学生作品进行拍卖,以此提高学生作品的市场认可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技艺的积极性,为他们走向社会搭建市场平台。